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3 (第3/4页)
国也一直以□□大国自居。 由于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中国对周边国家、政权一般都会显得比较强势。根据历代正史或者文人笔记的记载,与中国中央政府有交往活动的周边部族政权或国家, 一般分为“入朝”和“来贡”两种。 “入朝”是指藩属国家来华,这些国家对中国称臣纳贡,侍中国为宗主,中国皇帝要册封其国君, 承认这些人在其国内统治的合法性,如朝鲜、越南、缅甸、苏禄、暹罗、琉球等。 “来贡”的情况则更为复杂,还包括很多外国商人的商业欺诈行为。到了清末,与清朝有往来或缔约的国家派使者出使中国,其地位与清朝平等, 如西洋各国。 早期,出于畏惧大国的威势,外国出使中国, 一般按照中国的礼节。清朝集历代封建礼仪典制之大成,制订了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秩序。凡是外国使臣来朝,均以宾礼相待。但鉴于各国与中国的关系,其使臣觐见皇帝的礼仪也不同。 据档案记载,清朝前期西方各国派专使来华的主要有西班牙、荷兰、葡萄牙、意大利、俄国和英国等。其使臣一般由礼部接待,将表文、贡物转呈皇帝,如果皇帝召见,则须按清朝礼制行跪叩礼。例如,康熙五十九(1720)年葡萄牙使臣裴拉理奉表来朝,康熙在畅春园九经三事殿接见了他。接见当日,礼部在殿阶下正中设表案,康熙帝升御座。贡使在鸿胪寺官导引下将表文放到表案上,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再膝行至御座旁亲手将表呈给康熙帝,再行三跪九叩礼,康熙帝赐坐赐茶。 此后,雍正五(1727)年西洋博尔都噶尔王派麦德乐、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