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1 (第4/4页)
顿时,整个朝堂热闹的不行。只弄得载淳头皮发麻。 第175章 大兴(十) 如此种种,朝堂上连续朝了半个月, 才总算拟出了一个像点样子的章程:先在北京, 上海设立西洋私塾,再由两家私塾自己每年举行考试, 一届前十可参加三年一届的洋技科举,如此,每次洋科举便约有六十人参加, 朝廷会选择前二十授予官职, 充入工部做官,最高的状元授予七品笔帖式的官职, 后四十人则赐类举人身份。 如此一来, 无论从授管的人数上, 还有职位上,都远远比不上文科,众儒生如此才总算罢休, 算是妥协。 从科举的角度上来说, 想要被授官最低要考到举人, 而想要进入最高的内阁机构, 寒门学子只能参加文举, 中进士,进翰林才可以。这是许多年来的传统, 当然,清朝的军机处又是一个特例,军机处之中以祖恩庇佑而授官的满蒙贵戚与汉族读书人夹杂勾连, 或是抗衡,或是结盟,形式之复杂远比宋明时候要多的多。 说到满蒙贵戚,又要讲道八旗制度。八旗是清朝特有户籍制度。八旗子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不同民族共同组成的,除了满族、蒙古族和汉族外,还有鄂温克、达斡尔、锡伯等。这些旗的编制,是合军政、民政于一体的。满洲的贵、贱,军、民,都编了进去,受旗制的约束。 按照祖制规定,八旗子弟不准随便离开本旗,在京的也不准随便离京。凭祖宗的福荫,他们好些人世代有个官衔,领月钱过活。一般的旗人要做事就得去当兵,领一份钱粮。但是家族繁衍,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名义上还是参领佐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