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1 (第2/4页)
洋物理引入科举的事提了提,顿时就在朝堂之中引发了渲染大波,便连一贯支持洋务,被称为鬼子六的恭亲王奕对此都三缄其口,须知,这可是和全天下的儒生宣战啊,谁弄个不好都会引火烧身。 便连太傅焦佑瀛也不由出面进言:“皇上,西洋巧技虽有妙用,但圣人之言乃是国之重器,还需三思啊。” “是啊。还请皇上三思。” 这一品太傅都这么说了,底下附和的人就更多了,更不提那些御史台里的御史,甚至大有了要血溅金銮殿的意思。 载淳对于这样的场面虽然面上不显,但其实内心也是有点不安了。以前即使再怎么难,至少他能确信自己的班底是会站在自己身后的,但今日,便连焦佑瀛也如此说,可想而知旁人更加会反对了。 李鸿章此番进京就是为了此事,如此见得满朝文武的姿态,即使心里早有预期,也是暗叫不好。 “皇上,臣以为,与其把西洋巧技作为科举之暮,不若另开一恩科,就若武举一般。但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如何中举授官,当三思而后行。” 朝廷对于武举的重视程度自古以来便不如文举,又是越历史悠久的皇朝,这点便越明显。能如载淳现在这帮,高层官员中有如此多是军工出身的,实在是太过罕见了,这也要归功于时事造人,平定太平天国的时候赶上了。 李鸿章的话,倒是给只会在“准与不准”之间商量的大臣们打开了一个即能不明着违扭皇帝,又能坚持己见的方法。 载淳听得李鸿章的话,也是松了一口气,转念一想,自己也的确是着相了,只一心想着给技术人员授予官职,却也是没想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