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 (第1/4页)
,想必四经你们都已通晓,正巧老夫还不知你们的才高几斗,今天你们就从长到幼,挨个过来来考试。” 他口中的四经,并不是儒学所讲的“四书五经”,而是指这四本医科典籍。 别看内容只有四本书,光一本都浩浩荡荡十几万言,再加上这些古籍大多晦涩难懂,背起来实在不是易事。 此言一出,众生徒都像霜打的茄子似的,顿时蔫在原地。 作者有话要说: 唐朝的科举实际上还挺有意思的,作者感觉呢其实就是一个词,乱中有序。 说乱呢,主要是因为名义上的科举里面,实质上还常穿插着察举制的成分,也就是正规的选拔流程里各种开后门。 比如,要拉地方学医的同学去长安的中央学府,按照制度要经过“贡举”选拔上去,但是只要有老教授(博士)或者高官安利,某某学生真是优秀啊,那也可以直接把人提溜进来。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热度不高,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甚至有皇帝感叹过地方上咋都没人学医,要赶紧选人来中央进修拉动教育啊,还管什么贡举啊,有人来就不错啦。 简而言之,位置多了,也就可以广开后门了,实际上也是因为制度和国情不匹配。 唐朝的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是复杂不一,众所周知,到了明朝科举基本就只有进士科被重视,其他全被直接打成“诸科”两个字,人气简直是天壤之别。而唐朝就不一样啦,在前期,不管你是学文的、学武的、学医的,全都算不上特别热门。也就到了武武开始,科举才渐渐被广大群众格外重视起来。 说序呢,是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