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0 (第2/4页)
。 吴议上辈子是没扛过锄头的八零后,压根不知道耕地的锄头怎么使,但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rou,想一想就明白了,这土地都被榨干了,还能结出粮食吗? 问题是这年代肯定没有科学配比的肥料,一般都单纯地倚靠人畜的粪便养沃土地,而一年两熟的播种机制严重地压榨了土地的养分,最终在这种极端的天气里彻底失去了生长作物的能力。 而土生土长的梅州人王崇基显然比他更清楚其中的情况。 “天公不作美是一重,更重要的是一年两耕多种,土地失去保养,留不住水分啊。”他捧起一把泥土,指缝一张,干燥的土壤就像粉尘似的迅速漏下去。 李弘思忖片刻,问:“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王崇基拍拍手心的泥土,扛起撂在一边的锄头,用力一掀,把田里萎靡不振的稻谷全部拦根铲起,直接埋进了土里。 “王公,你这是……”右庶子张文瓘颤颤巍巍地指指他,又指指地,半响说不出话。 第39章 同塌而眠 王崇基倚着锄头歇了下, 才自信地笑道:“张公,你别急, 这叫以地养地!” “以地养地?”张文瓘愣了片刻,抚掌长叹一声,“人尚且养不起自己,还怎么养地呢?” 倒是吴议心中一震,迅速明白了王崇基的道理——缺什么,补什么, 最能养地的,当然就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庄稼。 王崇基的做法看似鲁莽冲动,其实已经过深思熟虑, 在郿州生活的数十年里, 他已经充分地考察了陕西各地的地理、气候和农植物,所以他深深知道, 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 眼下最重要的, 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