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宋金议和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宋金议和篇 (第4/7页)

信赵桓定很爽很痛快!敢买朕的东西?你们真的很有胆量啊!

    可这仍不够,皇帝和宰执们继续搅尽脑汁想办法,怎样能搞到更多金银,好去消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又想出了新办法:把蔡京、童贯、何执中、梁师成、高俅等人及其亲属的家抄了,家产全部充公!把京城里各大名妓如赵元奴、李师师的家也都抄了,家产全部充公!把内侍们曾得到过的赏赐都收回,尤其是金带获得者,都收回来!

    如此这般,又搜出20多万两黄金、400多万两白银。加上之前的,合计近50万两黄金、1300万两白银。

    同日,宋朝要选出亲王、宰执各1人前往金营为人质。少宰张邦昌当选!作为“亲王、宰执各一人”的宰相留在金营当人质。

    张邦昌,进士出身,历任尚书右丞、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看资历,他是一直盘踞在上层的顶级高官。看实际,却是大宋朝一顶级衰人!衰的过程遍布他一生。看以往,他是这样一位老资格宰执人员,却在历史长河里找不到一点足迹。可见他毫无主见、身无刚骨,一直躲在六贼的阴影里过自己的私密小日子。看眼下,宋朝宰执一大堆,偏偏是他被扔了出去当人质。也可见他平时在干部队伍里的分量…甚至这还不是未来!1年多后,有更大屈辱在等着他!他的衰,空前绝后!纵观宋史319年,哪怕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都仅此一份!

    宰相有了,亲王却很不好选。首先是宋徽宗的子孙队伍过于庞大了,他18岁结婚,这时45岁,27年时光里共生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