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青苗新法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青苗新法篇 (第2/7页)

虚,都让宋神宗和王安石拿定主意,排除万难。不顾一切要实行这法令!

    但别忙,农业对当时实在是太重要了,一不小心,就会弄出没法收拾的大乱子!为此,王安石真正做到了虚心请教,谁有不同意见都可提出来。史书记载:青苗法是王安石和吕惠卿2人议定的,议定后,给苏辙看。苏辙当时还没罢官,是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变法派当时的内部人员。青苗法刚一出炉,他立即提出反对意见。

    他说这法本意是救民没错吧?可是有2分利。这就有了大麻烦。要知跟老百姓是不能讲信用的。见钱谁都眼开。都会借,那到还时就难了,就算绳捆索绑拿鞭子抽,都很难抠得出来。那时天下大乱。怎么收场?何况常平仓法尽善尽美,根本没必要改动,只是下边的办事人混蛋,我们只要加强吏治,就一切ok。何必兴师动众,没事找事?

    可说他根本就不懂当时国情。现在还提常平仓?国家都没钱给先帝送葬了,哪还有钱能白白拿出钱送给农民救急度命?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抓钱!在抓钱的同时,把从宋朝初年就开始的兼并之风刹住、把富户财主们的不义之财掐死、都变成国家收入!

    道理都通,可王安石仍不敢轻举妄动。他对苏辙说你说得有道理。我会从长考虑。之后将近1个月时间,再没过“青苗法”三个字。只是改革车轮相当于历史的车轮,一旦转动起来,连最初推动它的人都没法控制。就在王安石还在犹豫不决时,一偶然的事突然发生了…

    京东转运司王广渊上了封奏章。建议在河北路卖几千个“度僧牒”以这为本钱,在河北路试行青苗法。

    这提议至少包含以下两个内幕:1青苗法己广为人知了。不管在制置三司条例司内部存在着怎样争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