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包拯登场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包拯登场篇 (第3/7页)

2日,耶律宗真驻跸息鸡淀。大宋翰林学士赵概做为此次临时派遣的宋使在息鸡淀随耶律宗真一起打猎。宗真命赵概赋《信誓如山河诗》诗成,赐以玉杯。

    5月7日,萧蒲奴大军杀入西夏。他的待遇和他的皇帝是一样的:西夏人坚壁清野。他不见敌,纵掠而还…至此,辽夏三大战之第二战、第三战接连落幕…

    现在请包拯包大人隆重登场:包大人的名望、事迹是诸葛亮那个级别的。他不仅是人、更是神!行走在阴阳两界,无论对方是谁,他都是一张铁脸相对,他的智慧就是个无敌型的放大镜,什么样的罪、什么样的**,都别想逃过他眼睛!当然最最让人神往的就是他的力量:只要你有罪,就肯定罪有应得。不管你是谁!

    好了,现在从头来看他的履历生平。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并非像传说中父母早死,由嫂子养大,所以称她为嫂娘。相反,他父母都健在,和他生活在一起,直到生命最后时刻。

    包拯在天圣五年考中了进士,那一科人才鼎盛,从状元王尧臣到韩琦、吴育、赵概、文彦博等人,都先后荣登东西两府,成为宋朝顶级朝臣。与这些人相比,包拯的荣耀来得太晚了。中进士后,他以父母年老为由,辞官不做,回归乡里。一直奉养双亲,直到二老谢世。接着再守孝3年,前后共10年之久,才出山做了一个小小知县。他在知县位置上只留下一个可记载的例子。即那个著名的杀牛案。

    某人养了头牛,被人偷割了舌头,就来报官。可毫无头绪,也没证据,怎么办呢?包拯也很无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