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狄青罢官篇 (第4/7页)
就不能光明正大的出人头地? 在这样的心情底蕴下,他读完罢免提案,走到了皇帝面前。说了这样一句话“臣无功而受两镇节麾,无罪而出典外藩,这不公平”前一句是自谦,后一句是愤慨,百战之功,无罪罢免,我不服! 皇帝同意,这的确不公平。他安抚了下狄青,让他先回避,接着找来文彦博“狄青是忠臣”皇帝这样强调。 封建时代,宁用忠、不用能。这是条总原则。只要符合这一点,哪怕你脑子很蠢,手脚也不干净,一样得上级欢心。这时仁宗就提出这一点,可说是要在根子上给狄青定xing。这是好同志,我要留任他! 可文彦博就是有那样的能耐,一句话就能让优点变炸弹“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注意:这就是宋朝臣子的特sè、就是名臣士大夫的风骨!他们敢拿自己王朝的开国皇帝说事!赵匡胤难道不是柴荣的忠臣吗?要皇帝怎样回答?说是?好!为什么叛变了?宋朝哪来的?说不是?那就惨了!您在说自己的祖宗是个不忠不孝的乱臣贼子… 当天仁宗再没说一句话。皇帝和宰相间横亘着一道致命的沉默,这让狄青命运被确定,而同时这也让文彦博的政治生涯产生了一断点。说来这其实也是文大人的一个失误。 于是,狄青接到了一非正式命令。他被赐予一特殊荣誉,就像二战中希特勒给他的陆军元帅隆美尔的命令一样(你可以保留你的军衔、家人的安全。拥有追悼会。只是必须自杀)狄青,宋朝给你的最后一个恩赐就是你可自己提出辞职申请,有一体面的下岗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