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皇帝反复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帝反复篇 (第3/7页)

 而且关于李定进京的时间一直都有争议。有说他是在事发一年前即1069年时进的开封,而青苗法出台是1069年9月,就算李定是在1069年末进的京城,考虑到古代法令的推行速度,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就能遍行江南了?然后李定还要从江南到京城,现在1070年2月参与吵架过程,这样的速度。一般来说需京广线,京沪线这样的现代快车设备才能完成…

    所以李定顶多只是加重神宗皇帝重启青苗法、100%支持新法的砝码。

    至于派两个太监秘密外出打探消息,这是千真万确的。说来这是神宗朝的一大绝症,北宋帝国在最接近完美复兴时,就是一太监败坏了千载难逢的时机。让宋帝国从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万丈悬崖的一线天突然掉了下来。而本来。宋朝己把胜利抓在了手里…

    这时派出的这两个太监,第一有名有姓、第二神宗也亲口承认了。文彦博出面替反对派说话,皇帝则亲口说出派了两位内侍出京,回报说没扰民的事。才引出了文彦博那句貌似悲愤填膺、大义凛然的反驳“韩琦,三朝宰相而不信,却信两内侍”

    但我认为:真正让赵顼回心转意的,应还是那个梦——国家富强、打垮西夏、收复燕云、威服辽国,恢复汉唐辉煌!那是王安石和他密谋确定下的大宋国运走向、也是这场变法的秘密大宗旨!如否定了青苗法、中止新法进程,那些就都谈不上了…国家又会回到仁宗晚年时的颓废糜烂局面,甚至连那时也不如。因至少那时还没现在这样大臣分成两派、彼此水火不容的状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