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 (第1/4页)
脸,来探探那个人对他的心,是不是也真。当然,顺便同那人谈点正事。 那人是谁?十七道。 那人啊苏岑微叹,是当今太上皇,赵惠。 赵惠这个人,依照坊间说辞,可一分为二,一半誉满天下,一半谤满天下。爱戴之的尊之为天命之子,赞其能屈能伸,勇谋过人,实乃大昭中兴之福。憎恨之的诋之为女干诈小人,骂其狼子野心,大逆不道,又妄挑战事,使边关民不聊生,实不备体恤万民之天子慈心。 然则真英雄大多在当世遭会谤誉不定,死后口径方得逐渐统一,届时才堪为功过盖棺定论。赵惠于这一点深得体会,坐稳龙椅后反而放任民间口诛笔伐,恣由一干文人学子纠集于京城百宝楼,开展了一场为期七日的大论战。甚至在最末一天,亲临现场,不顾反对派众儒客群情激奋,于高台上一一指过,当即钦点两人为谏议大夫,两人为太史令,另一为刑部侍郎。随后,值众相觑哗然时,朗朗一声朕今得见大昭之铮铮傲骨矣,大笑而去。 此后民心明显大定。赵惠之御人有术,以此可见一斑。 平心而论,他皇帝做的实在不错。你看现今大昭,已是蒸蒸盛世,他也算功不可没。这一点,连我师父也没否定过。苏岑吃好了,搁筷,白巾拭唇,淡然道,那时师父尚未归隐 后半句话他顿了顿,没继续说下去。 那时师父虽尚未归隐,同赵惠实则已暗生嫌隙。回宫后赵惠一面宽衣一面状似随意问他:世人都道朕有违孝悌,你怎么瞧?他在一边,清如新莲的脸上无悲无喜,反问一句:先皇曾赞万岁深谙人心,如今万岁,莫非不谙臣之心吗? 一个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