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25节 (第7/9页)
正如韩盈所想,听到这里的桑弘羊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至于贩妇走卒,经营作坊的小商人,看着不事生产,实则是将农人,或者将某地的无用之物,交换到需要之人的手中,此举虽看似不像农人种植出了粮食那么明显,却也是在创造价值,甚至还有些生活必需品的交换,更需要商贩运输售卖,不然,农人哪里来的铁器、陶碗和盐?” 这是在说套话,根本没什么价值可言。 听完的桑弘羊脑海中迅速闪过这个年头,他一边思索,一边笑着应道: “圣贤曰小国寡民,有器不用,有舟车不乘,结绳记事,甘食美服,安居乐俗,可我看,这世上哪有人愿意过上古时候无竹简笔墨,必须结绳记事,无纺织之技,需要以兽皮遮丑御寒,无耕田之能,只能采野果菱角充饥的日子?” 古代没有没有考古一说,但就算不看周围四夷过的什么日子,国内随便找个穷乡僻壤看看,只要此人没有自己骗自己或者被别人忽悠瘸了,那基本上都能想明白尧舜禹,周、战国乃至现在社会生产力是在进步的。 这点,在儒家没有彻底占据主流之前,还是比较普遍的认知,比如韩非子在五蠹中,用古今巨大的差异来说明为何今时要用法来约束臣民,老庄也说了小国寡民需要付出的代价。 不过可惜的是,汉武帝出于统治的需要选择了儒家,而儒家在面对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矛盾时,由于给不出解决的办法,最后只能提出‘回到过去’,并将尧舜禹禅让的事迹神话,推到极高的位置,鼓吹连君主德行都这么高了,那当时的国家一定是完美无缺的存在! 但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