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_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32节 (第7/10页)

达五十多家。

    对于一个过往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来说,这是一个极为夸张的数字。

    不过,这样的情况,非常有利于韩盈,她能轻松的将消息像四面八方的传播出去,甚至还不用花钱。

    有了皇帝赐予的爵位和瓷土地,韩盈如今也能正大光明的售卖瓷器,对于这点,桑弘羊不仅没有制止,还帮忙规范好了安全的范围,也就是制作的瓷器长宽高以不超过半尺(十厘米)为佳。

    这样做,一是区分出中央□□和韩盈官制品的区别,不至于被人扣上顶逾越的帽子攻击,算是为韩盈好。

    而第二点,便是桑弘羊的私心,韩盈这样的小瓷器价格维持住,卖出去,卖的越远,被越多的人知道,接受乃至于追捧,那他日后在售卖超过一尺的大瓷时,价格就可以订的更高,也会售卖的更容易。

    韩盈也明白这点,她还配合对方,继续维持住了过往瓷器的产量,没有继续增加数量,当然,她也没亏,单间瓷器的价格翻了好几倍,一件品相最普通的瓷器也能卖到五千钱了。

    即便是这个价格,对很多慕名而来的行商来说,也是非常划算,尤其是当行商们知道此物只有韩盈一家,剩下的全被中央收走,成为皇宫专供之后,便更加兴奋起来。

    物以稀为贵,皇宫能用的东西,地方豪强能买到就是命好,还敢谈价?

    看在我们两个关系的份上,没给你要二十万钱,已经是我有良心了!

    就是瓷器的产量太低,甚至还要现等,而行商们等瓷器的时候,还发现了宛安的新商品——印花丝绸。

    这样的布料着实新奇,售卖起来,得的利也不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