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_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1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141节 (第4/8页)

   而除了女医,学生也暂定了四位,负责临床照顾医药的抓取和煎熬。

    只是这样一来,之前师父定的工资就有些不够,韩盈和师父说了下,又增加一百五十石,安排进来两个仆役,负责做饭等杂物。

    第128章 无药后果

    这么一来,草台班子算是凑合着搭起来,也尝试性的开始进行运营了。

    过来养胎的官吏夫人们率先享受到了最充足的医疗——主要是因为她们不怎么需要药物,只需要定期体检,均衡下饮食和做做运动即可,

    说起来,目前没有即将临产的孕妇,唯一一个将近的,预产期也在两个月之后,这足够匠人他们有时间。制作出各类接生器械,缺点嘛,就是那时候已经入冬,婴儿耐不得寒,好在如今有了火炕,比过过往已经好了很多。

    孕妇们运气好,病人们就比较难了。

    本县记载在册的人数在五万以上,但县城内的人并不算多,主要以过来办公的官吏,官吏的家属,贩卖货物的商人,地主、各类手工业者和家庭奴仆和罪犯组成,除了奴仆和罪犯很难获得医疗,其余人都有着旺盛的医疗需求。

    这部分人数量大概在三千七百左右。

    只有三个医生,看着少,可哪怕是宋代医疗发展极高的情况下,也不过是勉强在京城达到平均每千人能有一个医生,而在地方,医生的比例瞬间拉大到4000:1,汉代能达到这样的医生配比,已经是一个奇迹。

    但奇迹并没有维持,因为还有一个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盘旋在大家的头上。

    没!药!

    其实这个问题在韩盈义诊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当时她只能捏着鼻子,就地取材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去治病,有些只能归结于偏方的办法还真的是有效果,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