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_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1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154节 (第7/8页)

是驾车带来的黑污,又立马把手收了回来,半晌,才对这韩盈问道:

    “月女,这,这时何物?”

    “是瓷。”韩盈没在意他的失态,自己觉着不算什么,那是因为她以前看到的都是国宝级别的瓷器,自然会觉着这些比较廉价,还不够精美,但在如今,它们的极高。

    提这个,韩盈不得不说,师父果然是个君子,他最初看到瓷器的态度让韩盈产生了一种这种小件虽然价值很贵,但又好像没珍贵到离谱的程度,直到娄行意外发现了瓷器,死皮赖脸的从她手中扣走了四五件瑕疵品后,韩盈这后知后觉的感受到它们的价值。

    “我想将此物交给你出售,你觉着如何?”

    如何?

    那简直是太好了!

    朱况走南闯北,就没有见过这么精美的器皿,他立刻开口问道:“不知此物可多?售价如何?”

    “此物为陶中精品。”韩盈也不跟朱况玩虚的,她直接明白的把瓷器的情况都讲了出来:

    “独土,独技,制作难度极高,十件之中,只能得一件,若是售卖,就论件来算,千钱起步。”

    朱况微微皱眉。

    汉代有两套生产模式和市场,一个是中央及诸侯国以及官吏,另一个是平民,后者还会讲究市场导向,产品价格合理,甚至商品会十分低廉,但前者就没数了。

    以现在比较盛行的漆器来说,最上有隶属于中央的工官作坊,这种是不在意成本,只追求优质,多做为礼器,只有少量流入上层。

    其次是属于诸侯王的漆工场,生产会稍微计较成本,而价格也会很感人,出场时就能达到千钱,等千里迢迢运送到长安,那直接是天价,盐铁论中记载,当时一个漆器杯甚至等同于十铜的价格。

    最下方属于官府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