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谁说聂先生运气不好? (第2/4页)
么好的人。原先家里还有几亩薄田,因为小时候读书被先生夸奖过,他的父亲就认定这孩子能学出来,就不遗余力地供他读书。 聂先生也很努力,但是这条路哪有那么好走。为了学习他二十岁才结婚,生了第二个儿子后,总算考上了秀才,老爹却积劳成疾,撒手人寰了。 从秀才到举人,又用了十年,以吊车尾的成绩当上了举人老爷。老母亲身体也不行了,整天泡在药罐子里。 上有老,下有小。还要供两个儿子走科举之路,当举人那点帮别人免田税换来的银子根本不够用。 举人,听着好听,但这也只是个资格,被举荐的资格,并不能谋取到什么官职。他要是考到进士,那工作就国家给包分配了。举人就不能。 就好比现今社会,很多单位招聘广告上写的是学士学位就够了,但是僧多粥少,哪有职位给你呢? 同样的职位,为什么不举荐985和211出来的学士,却录取一个普通大学出来的,或者成绩不好的吊车尾呢? 再说,从官员的角度讲,若有职位,谁会不举荐同样是举人的自家亲戚? 所以,像聂先生这样的举人有很多。有了被举荐的资格,但是没有人举荐,或者年龄偏大,都是他们坐不上官的主要原因。 五棵树村的谢先生也一样。不同的是,谢先生不做官的主要原因在于他自身的性格,看不惯的事情太多。这到老了,偶尔也会后悔当年的书生意气。 谢先生还有宋知州这样的学生,生活自然不会太差。聂先生就不行了。他得给自己找工作。 别的举人要是有点门路,能当上个县城的主簿,县太爷都说不定。比如兴汤县的徐知县,就是姐夫宋知州举荐的。 聂先生没有门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