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网打尽  (第3/6页)
一种略带玻璃感又带有一种油润感的状态,就好似瓷器表面上裹着一层乳浊感的塑胶。    “嗯?”    “墓道包浆+传世包浆?”    秦立这还是头一次在同一款瓷器上,看到两种包浆。    墓道包浆加传世包浆,顾名思义,古瓷为窖藏、窑址、墓葬环境下出土,又在传世环境中保存了几代人的古瓷。    这类古瓷会带有厚厚的包浆层,而厚厚的包浆层又由于传世环境中与氧气接触,表面的“玻璃光泽”渐渐消退,而“油脂感光泽”则逐渐增强。    其感官表现为釉面包浆厚实,青花微微起果冻感,其釉面的光泽表现为光泽油润,包浆层有密度感如同一层高密度塑胶薄膜包裹,让整个釉面肥厚莹润与新瓷有明显区别。    “根据包浆的变化表现,这件瓷器恐怕出土已经几十年了,虽然可以作为证据,但并不充分,郑老板大可以说是从乡下收上来的。”    显然,这件瓷器的结果并不能让秦立满意。    于是他拿出了第四款,是一件斗彩小碗(碗和盘是古瓷中最常见之物,毕竟只是日用品,所以量大)。    这一次,他发现,小碗表面的包浆和上一件差不多,也是墓道包浆+传世包浆的形式,只不过,玻璃感更重,油润感比较弱,瓷器表面也未形成那种带有乳浊感的塑胶膜。    秦立顿时断定,这款斗彩小碗的出土时间要比上一件磁盘晚的多。    然后,他又拿出了最后一件瓷器,是一款比较小巧精致的青花笔洗,表面玻璃感很重,没有丝毫的油润感,光泽坚挺而硬。    这正是最为常见的墓道包浆。    也就是说,这件笔洗是最近一年内的出土之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