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节 (第5/6页)
,立刻派了人去宫外求助,希望马元清能进宫来为自己的兄长求情,救兄长于水火。 兄长在江南做的那些事,她并不完全清楚,只是知道这些年他们联系紧密。 甚至上一次马元清为陛下冷落,兄长还让她借生辰的名义,引陛下去大将军府见他。 可是,马元清却拒绝了她。 桓瑾事败被抓住,以两人的捆绑之深,马元清也难逃干系。 他还没被波及,应该只是付鼎臣还没能查到证据,没能撬开桓瑾的口。 依照大齐律法,江南这一次所牵涉的官员,以他们犯的事来量罪,最低的都要杖责一百,罢免官职,其中过半都要充军流放。 而罪魁祸首如桓瑾,等到押解回京,审判定罪,等待他的将会是处死、抄家,还会株连子孙。 不过律法再严酷,最终做决定的也是景帝,以马元清对景帝的了解,他还不至于处死桓瑾,毕竟有往日情分在。 可如果这时让景帝发现桓瑾跟自己结盟,在江南积累的财富基业有自己一份,那就难说了。 先前,他就已经失去过一次景帝的信任,如今再暴露出跟桓瑾的关系,也会自身难保。 所以马元清是最不能到景帝面前为桓瑾求情的人,那样只会害了他。 马元清让桓贵妃派来的人给她带了口信:“我跟你兄长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是最想保住他的人,不要慌,我会想办法。” 见连京中唯一可以求助的人都不能立刻进宫,桓贵妃只能带着八皇子来书房外长跪,希望景帝看在他们母子的份上见她一面,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饶了兄长这一回。 贵妃只是慌乱,但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听卫午说“娘娘就是不顾惜自己,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