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下) (第2/4页)
长,这件案子疑点处处,甚至连作案凶器也没找到,你们甚至还没有对嫌疑人进行问讯,就敢送到检察院来申请逮捕?我看还是先办刑拘,证据搞充分点再说,要不然我这里就通不过,我看徐大局长好像没有吸取九四年的教训嘛,还想再搞出一起全国通报批评的糗事来?” 那位省公安厅的徐志刚处长一下子就急了,也不顾杨日钊还在就拍着桌子质问顾成兵这话是什么意思,虽然在杨日钊、罗怀仁的劝解下事情没有再进一步激化,但就此之后省公安厅跟省检察院的专家们就分成了壁垒分明的两大阵营,各自引经据典地论证着己方观点的正确性,搞得杨日钊头大无比。 杨日钊也是后来才知道,顾成兵跟徐志刚是老冤家了,当时徐志刚在武山市公安局当局长,顾成兵则是市检察院分管批捕起诉的副检察长,徐志刚有件杀人案在环境证据不足、仅有嫌疑人口供的情况下提请检察院对一名他们认定的凶嫌批准逮捕,当时顾成兵觉得这样过于草率,就退回补充侦查,但公安局自认嫌疑人的口供已经是最充分的证据,又将原来的卷宗原封不动地送到了检察院,顾成兵心头火起之下又把这卷子退了一次,还放话说公安局如果敢在送过来检察院方面就做存疑不诉处理。 这下子徐志刚不乐意了,找了当时市检察院的倪检察长直嚷嚷,说顾成兵是在存心找碴,完全破坏了政法两家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当时市院的倪检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也就做了顾成兵的工作,将这件案子定了下来,结果案子还没判下来,真正的凶手就因犯了其他的事落网了,无意中供出了他才是真凶,于是由此还牵扯出了市公安局对原本认定的嫌疑人加以刑讯逼供的丑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