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_第8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0章 (第1/2页)

    “我替法家说话,是因为法家确实值得。”伍爱华说着:“法家的值得不是我说的,是历史验证的,虽然汉朝一直尊从黄老治国无为而治,但是汉初‘约法三章’以及后续沿用的秦律,都彰显了他们使用法家理论治理国家。”

    “后续魏晋那一团乱可能不好说,但是隋唐之后,根据后人的总结,治国模式就是外儒内法。”

    “其实这个模式就是汉代兼蓄周朝和秦朝的治理模式,兼采儒法,塑造成了汉朝的治理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下郡县、封建制衡,使得汉朝再生能力极强,难以完全解体,西汉完了还有东汉,东汉没了还有蜀汉,后世皇朝看到了汉朝给出来的模版,于是认真学习,最终建立了一手托举儒家显学,用仁政昭告天下,一手紧握法家宝典,用律法约束臣民的模式,也就是汉朝最出名的‘霸王道杂之’。”

    老年刘彻听了伍爱华的话,颇为欣赏:“我琢磨了小半辈子的治国方法,这小儿倒是理解地清楚。”

    对于刘彻来说,声音颇为年轻、性格颇为活泼的伍爱华就算是个天上的兔子,也就是小儿罢了。

    至于霸王道杂之,难道她说了,刘氏宗亲那些蠢货就会用吗?

    相比于淡然的刘彻,清朝的皇帝最为不淡定了。

    “此乃治国之道,本就不应该是小民知道的,这天幕竟然要将治国之道教给所有国民?”康熙惊怒交加。

    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任皇帝,也是实质上奠定清朝入关后统治思想和统治方法的皇帝,康熙本人对着这些思想的研究只深不浅,甚至他还兼学中西,取其精华,只为了能够巩固好清王朝的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是八股文的推行者和支持者。

    八股文束缚人的思想?那不是正好?我们就需要啊!

    反正满人做官通过科举晋身的很少,汉人的话,聪明人年轻的时候就能通过八股当官,等年纪大了思考到八股之外的内容了,那时候都已经在帝王那里挂名了,都是趁手的工具人。

    更何况,八股的学习和普及难度要远低于唐朝进士科的内容,毕竟唐朝科考之前都要投卷,真的才华横溢之人又有多少?就是有,在清朝管控思想大兴文字狱的情况下,又能有几人?

    更别说康熙本人看不惯什么魏晋风流和唐时的斗酒十千,他自己的儿子读书都被要求读一百二十遍抄一百二十遍,这种性格严谨严肃的虎爸,只会严于律己,更严于律人。

    在看到天幕说“霸王道杂之”的时候,康熙就捏断了手中的毛笔。

    伍爱华可不会管康熙想什么,毕竟现代屠龙术都是中小学义务教育必学课程,谁还担心什么“外儒内法”、“霸王道杂之”会开启民智啊?

    “其实,如果是其他国家统一天下,法家也未必就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