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 资本家的路数 (第9/9页)
账,但收获后是要连本还上的。 简单来说,这就是成本消耗。 毕竟核心指标是有效盈收,而不是总产量——扣除了所有成本的才算盈收。 四个部门,排行第一的,管理层分红翻倍,领民们只需要交三成税,并且免还助农贷。 排行末尾的部门,管理层分红没了,领民得抽四成税,而且要连本带利(双倍)还助农贷。 小组之间也有竞争,排名前三的小组,负责管理的士官会得到等同于斩将夺旗的重奖,领民可以被授予麦香国际的股份! 至于成绩最差的几个组……全组领取‘懒汉’牌子,挂在他们的农庄。组长暂时失去作为士官的所有福利,组内成员将在农闲时负责领地里的各种苦力活,直到今后用表现洗刷耻辱。 积极性这不就调动起来了么…… 而且领主大人用这种方式轻而易举的掩盖了他的核心目的——所有田地实质性的主人依然是李昂自己,他并没有把农庄授予任何人,只是让他们耕种并且获得土地的产出。 资本家嘛……怎么会把生产资料直接交给员工呢? 整个领地里,只有最开始那八百亩土地是完全属于最早的那一批成员,有地契那种。 这是给老员工的福利——这些老员工,就是如今的士官们。 也就是梅腾海姆人、弩手们、以及第一批领民中的大部分,人数一百出头。 作为初创成员,这些人跟随他经历了不少危险,自然也得有不同的待遇。 李昂可不打算搞什么大锅饭,虽然他现在在领地里声望够高,搞出个公社模式估计也行得通,但大锅饭不适合将来的发展,所以他用了商业化模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