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参拍报名 (第3/4页)
间。 政策规范不完善的情况下,他不敢贪多,尤其其中有几处他很确定,拍下来不超过一年就会被拆掉…… 很多人都有一个逻辑,拆了就好啊,拆了肯定就发大财了。 其实这个时候未必如此,被拆迁拆哭了,逼疯了的商铺老板一样不少,政府赔偿定价随意,或三五年不给明确说法,或干脆换个领导就改规划,重建工作一拖再拖,一扔好几年,这些情况都存在,而且求告无门。 江澈不想浪费资金,也不想去折腾自己。他的计划并不止于把店拍下来,扔那里,干等着升值。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情况,现在如果是把盛海包含南京路的那批商铺和临州这批一起摆在江澈面前,不用任何犹豫,江澈会去拍盛海那批。 但问题盛海那边没消息。 江澈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记忆出现了偏差,在盛海那段时间,他查遍了报纸,托人打听,甚至直接找上政府部门,都没有得到任何关于盛海将要进行国有和集体商店拍卖的消息。 毕竟是没有亲历过的事,记忆信息模糊也很有可能,万一盛海那次拍卖其实还有个一年、两年呢? 江澈不可能拿着钱干等,摆在他面前,临州这批商铺的拍卖反而是确定的,就在6月12号,而且江澈掌握的相关信息更多,更明确。 所以,他选择不等那个不确定,先把临州这次拍卖能拿到手的稳稳拿下来。 ………… 1992年6月8日,星期一,距离拍卖四天。 江澈找了整一上午,终于找到地方把参拍报名报上,交了保证金,留了大哥大电话。 他的大哥大一般是不用的,在爸妈同学面前更是藏着。 因为是临州史上第一次进行国有和集体商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