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2 (第2/4页)
专注的神态。——但专业的索菲反而越看越迷糊,从大衣、毛衣看到T恤,还是没能摸索出所以然。 “更注重实穿性,是因为这是给男友设计的日常款?所以放弃了艺术性,在细节上更体贴,更有定制精神?当然了,是给爱人设计的衣服,所以她发挥得特别好,每一件都堪称赏心悦目,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何不商业化——从直播的形式来说,这恰恰是最好的广告,这种秀是看了让人很想买衣服的那种呀……为什么不做即看即买呢?难道是对中国的男装市场没有做过研究,不好确定首批货量?” 不知不觉间,一整个系列已走完了全程,模特鱼贯而出,两个系列形成鲜明对比,又引发新一轮的窃笑声,在索菲来看,中国的秀场和巴黎秀场其实也没有太多不同——大约有90%以上的嘉宾不具备鉴赏服装设计的能力,唯一的区别只是,在巴黎所有人都努力地假装他们能窥破其中的玄机,而北京的观众则有很多诚实地袒露出他们对艺术欣赏的无知。Joe的第一轮设计对大多数现场观众来说,也许足以勾起他们的情绪,但他们依旧未能学会恰当地处理这种观赏艺术作品带来的情感波动。 不过,大多数嘉宾仍有基本素养,不太礼貌的笑声持续时间很短,随着第二个系列的再度出场,掌声变得更加热烈,甚至有人开始吹口哨,氛围渐渐地越来越像是大Party,所有人明显都在期待设计师的出场,猜测着她会不会带男友出面——唉,但愿人们对服装有对明星的一半热情就好了…… 话虽如此,当相配的一对挂着微笑,从返场口一左一右地钻出来向大家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