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卷阅读7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1 (第2/4页)

凑齐五千考生就算不错了,可为了以后考虑,自然要往多了盖。

    科举棚被赵燕歌改成了一个自带厨卫的一居室,那些考生们可以自带口粮自己给自己做饭,整体建筑材料由秦砖和水泥建成,最后地面铺设瓷砖,墙体做了有效的隔音,只要门一关,完全就是一方小天地。

    要是这样都还能发挥失常,那就没有办法了。

    只是两万多间这样的科举棚,怎么可能四天就盖起来了?

    要想缩短建设的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工人的数量。

    十个人五天把房子给建起来了,换成五十人,一天就能把房子给建好。

    同理,建设科举棚赵燕歌动用了工匠八千人,这样一来不管是质量还是速度都是没话说的。

    “刚好,等他们忙完了科举棚,就让他们去村庄那里建设一个大型工厂,流水线的话通知墨家的人做出来。”赵燕歌把画好的工厂和流水线的图纸交给龙卫的人,让龙卫去办。

    一旦工厂盖起来,村子里面的那些人哪怕没有力气种地,也能用自己的劳动换取足够过活的口粮。

    当然,赵燕歌动用一个接近万人的施工队,所建设的工厂面积自然不会小到哪去,起码一个村庄里面的人是填不满一个工厂的,更别说那个村长大部分都还是孩子们,真正能进工厂的也就是那些留守老人和妇人们。

    一天后,可容纳两万多人的科举棚竣工,朝廷官员们负责去查收。

    看到每间房内都铺设着瓷砖,众官直呼太浪费,毕竟就科举棚一年才用两次,其余时间就在那摆着,造那么好干嘛。

    就连当初提出这个建议的官员都叹息不已。

    他是朝堂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