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1 (第4/4页)
帮忙做出来的。 “这个东西还能做到脱壳,这样一来,有了收割机,我们得省下多少的力气啊。”百姓们小声探讨道,直觉得神奇至极。 他们干了一辈子的农活,还是第一次觉得种地还是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 要不怎么说人家有脑子和文化,而他们就只能在田里种地呢。 科举棚,考完试以后,学子们就依依不舍的整理行李离开,他们的试卷被送到稷下学宫,由稷下学宫的老师和考官们一同评改。 不同于后世,这个时候的卷面可不讲究统一答案,除了固定答案的那些题,其余的都是开放题,每个学子的答案都不一样,这也就意味着考官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批阅试卷。 有时候遇到相左的答案,可未必是错的。 考官们经验丰富,能从考生们的答题思路看出他们是哪一家的人。 而这其中,儒家的考生是最多的。 就在考官们在埋头批改试卷时,已经考完的考生们聚集在一起,开始了事后对答案这个从古到今的惯例。 虽然答案已经没有更改的可能性,可是和人对对答案,知道自己是对的,好歹能求一个心安不是。 “这次的考题,问我们水患该如何治理,大家都是如何做答的?”有考生问道,众人纷纷回想自己的答案。 王生在一旁听着,思绪却飘到很远,他们考之前所猜测到的和干旱蝗灾有关的考题压根没影不说,这一次的考题满满的都是务实,再结合施工队修路一事,王生已经知道自己入了朝堂后该如何去做事。 众学子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从地势环境出发的,有从建筑牢固程度出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