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 (第2/4页)
了招手,脸上却不带任何表情。 “陈师傅!”吴璧凌赶忙过去迎接,钺之也随后跟来。 “陈师傅好,今日晚辈沈钺之特来向您讨教的。”他毕恭毕敬的说道。 陈先生捏着嗓子答道:“让你们等久了,嗯,我认识你母亲,我和仙娥是旧识,她现在好吗?”那姑娘离开北京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呢,跟了一个沈姓的小军阀做姨太太,梨园行里的人都为她的隐退而感到可惜,当时能拉的上台面的女旦屈指可数,仙娥原本可以唱得更红的。 沈钺之陪着老先生边走边说:“我母亲很好,身体不错,她住在奉天。” 陈先生转过头对璧凌说:“你们要改的戏,我这里有古本,从里面挑两个便好。” “麻烦您费心了。”他很高兴,用不了多久戏社就能排演新戏了,其实很多京剧都是根据晋剧,川剧,甚至是评书,改编的,其他戏种的改编占大部分,因为那样最为快捷。 五人来到烤rou馆,两位名伶和琴师坐一张桌子,而车夫们则坐在另一个位子上,但钺之给他们点的东西和自己的那桌完全一样,还特意给福来要了碗牛rou汤。 沈钺之给陈先生倒酒,又将大八件的礼盒奉上,当然这礼盒里还有沉甸甸的大洋,接过礼盒的老先生满意的笑了,这两个晚辈倒是挺懂事的。 他连忙说道:“来,你们看看,各挑一本吧?”说完就从随身的旧皮包里掏出几本线装的旧书,全都是手抄的戏本。 沈钺之和吴璧凌挑选了半天,各自拿了一本,将戏本推到了陈先生跟前。 老先生捋捋胡子,笑眯眯的说道:“这可都是别家戏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