丶若丿有情文集_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文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文化 (第2/6页)

学院,一时儒学炙手可热起来,也不能让我产生那种认同感,因为真正的中国人,对于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是必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的。

    就在儒学刚刚兴起或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时代。当时除了孔孟儒家学派的“礼”、“仁政”之外,还有道家学派的“虚实相生”、“有无之道”墨家学派的“兼爱”、“非攻”、“尚贤”法家学派的“皇权、法律”思想,这些学派的思想都是当时极为盛行的文化因子,就连荀子的“循自然之法”也是十分有名的。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有许许多多的追随者、信奉者以及实践者,就是联系现今的实际情况,它们的价值与用处都是随处可见的。而且在封建社会,儒释道文化在各朝各代的实际地位也是不同的,就比如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法家的思想备受推崇,做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统一方针,才奠定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格局,使中国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汉朝在早期崇尚道家“无为而治”社会得到稳定和恢复,中后期才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的一家独大。还有在唐朝统治者和人民普遍崇佛,宋朝则是佛道共存,元朝却偏于佛,明朝皇帝却偏重道家的长生,清朝转而支持佛教的发展。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都很好的证明了,中国文化是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儒、释、道的。

    另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包括那些在科技,医药,学术以及军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在科技方面,中国不仅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火药,还有墨子一书中有关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鲁班对于建筑方面的成就,张衡制作的地动仪等等,都是领先于同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