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 (第3/4页)
不足为奇。只要两个人开心,我倒是不介意像养孩子那样养裴非。 生活嘛,最要紧是自己“享受”。别人是“接受”“忍受”还是“难受”,管他的。 至于我对裴非的称呼问题,交往之初我曾礼貌的征求过他本人的意见。叫全名太一本正经,叫小裴又太公事化。他故弄玄虚的指点我说:“平时叫裴裴,上床的时候叫非非。” 过了一晚之后,我才反应过来,“非非”就是脱了衣服的“裴裴”! 我兴高采烈地将自己的发现讲给他听,他一脸认真地拍着手,不住点头说:“老许,祝贺你,在反应速度上又有新的突破啦!” 裴非是个坚定的“短信”主义者。但凡能用文字表达清楚的,绝不打电话。 认识他之前,我几乎不会收发简讯。与其费时费力的盯着屏幕按上半天,不如直接通话来得简单明了。传来传去,遇到网络不稳定的时候,错漏了,很耽误事。 裴非教育我说,书面表达这种东西,委婉之中,充满了遐想的空间,收发随意,又可反复斟酌,是谈情说爱的首选联系方式。 但裴非的短信都极具特色,那真的是“短”啊。惜字如金能省则省。让我打电话给他,就写“电我”。让我发信息给他,就写“短我”。如果我忽然收到一条这样的信息:“晚六屈等”,那就是裴非让我晚上六点整,在百盛底楼西边那家屈臣氏门口等他。 对于这劳心费力,仿佛对暗号一样的信息内容,裴非大言不惭的解释说,他既不是赶时间,也不是手懒,纯粹是在享受这种两人之间心有灵犀的感觉。 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