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第10节 (第2/8页)
上印上一道道的辙痕,身后的黄家庄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走到半道,黄寄北他们的牛车遇到了一支敲锣打鼓的队伍,听同车的人议论,黄寄北这才知道这原来是长房黄寄南的下聘队伍。他们自己家的事,他竟是从外人口里听说的。 眼看着去姜家下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思量再三后黄老爹终是又卖了五亩水田,将五十两银子交给了黄寄南,当然,卖地的事完全没有问过其他三房的意见,黄老爹独断独行惯了。 姜家住在镇里,黄寄北要去县城,是以两行人才在岔路口相遇了。 两边都没有停下打招呼,黄寄南得意的瞟了了黄寄北一眼就往前去了,仿佛在说,这一世,功成名就的只会是他黄寄南。 这一趟可让黄寄南挣足了面子,这么隆重的聘礼,就是镇上也是不多见的。左邻右舍的都夸姜家姑娘嫁的好,又说着羡慕黄寄南娶了秀才家闺女中举之日可待的话,黄寄南一路扬眉吐气,黄老头笑的合不拢嘴,一时老黄家真是风头无两。 倒也不是人人都被这热闹迷了眼的,村里和黄老爹同辈的一些老人就感觉这热闹不太对劲,这地可是庄稼人的根本呀,老黄家这次为了娶媳妇,五亩上好的水田说卖就卖,今后还过不过日子呀。但人家正在兴头上,大家也犯不着去触霉头。 这些对于黄寄北来说不过是擦身而过的小插曲,他们有自己的小日子要过。 到了县城后牛车把他们在城门口放下了,约定了回村的时间后黄寄北就带着黄四娘去了绣庄,正是之前谢婆婆买料子的那家。 绣庄掌柜接过了黄寄北递过来的一包花结,挑选了一番后选中了其中的二十五个,剩下两个则被退了回来,这个选中率黄寄北已是很满意了。 “这些花结样式不错,只是手法还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