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第2/9页)
上最大的减税法案之一,降低了好几项联邦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长期资本利得税,从百分之二十八降到了百分之二十。 资本利得税这个东西,这玩意儿在华国没有,一部分西方国家才有的。不过听这个名字大致能够猜出来,是买卖资本才需要交的税,资本包括股票、债券和不动产,只要你通过买卖这些东西赚到了钱,就需要交税。 买卖资本有长期和短期两个概念,短期就是持有时间少于一年,买卖资产收入算到你的年收入里面,和工资奖金什么的一起计算要交多少税。 如果持有时间超过一年,就按照长期税率来算,这个一九九七法案修改的就是长期税率,从百分之二十八降到了百分之二十,如果你一年前花一百万买了套房子,然后今天二百万卖了,赚了一百万,那么原来需要交二十八万的税,现在只需要交二十万的税,省了八万块,买股票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个减税法案不仅增加了平头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也降低了投资的成本,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投机的风气。站在当时老百姓的角度想想,这些互联网公司在美股纳指涨的这么好,自己手里又有钱,虽然不太懂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别人都去投,我为啥不去试一下呢? 怀着这种心理,投资者逐渐失去理智,认为只要是互联网公司,直接投就行了,反正肯定涨;创业者看到这种情况更加疯狂,反正只要挂上互联网公司的名头肯定能成,干就完事儿了。 投资者盯着那些创业者,仿佛在说:“创业吗?上美股纳指的那种?” 这场大戏在投资者和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