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6 (第2/4页)
中兴之主,可贾琏有什么优点?会投胎?这只能拉仇恨! 礼部尚书慢吞吞给出一个含含糊糊的解释,道:“陛下乃是太后在世时便过继给宁家先祖的,但贾琏琏二爷却不是,太后生前并无让其一道传承宁家之意,故而,琏二爷只能随太上皇姓。” 黎小将军大大咧咧道:“那也姓宁贾氏么?宁贾琏,还挺好听的。” 海军小将云海接口道:“横竖比只姓贾好听,说起来这个姓氏也挺憋屈的,再好的名字加个姓也都成假的了。” 贾琏在后方恶狠狠瞪了他俩各一眼,这两个小子,仗着曾在大哥麾下任偏将,至今还时不时一口一个“我们将军”、“我们将军”的叫着,偏大哥还看重他俩,那姓黎的把他关在大牢里好些天,大哥竟然都没舍得批评一句,还叫他不许记恨——一种大哥即将,甚至已经被抢走的焦虑让贾琏出离愤怒。 礼部尚书截断这种讨论,努力拉回正题:“正如两位小将军说的,琏二爷最多也只能随太上皇他老人家,将国姓加在原姓前。故而,琏二爷,以及那位琮三爷,均不能归于太后娘娘名下,便是脱离贾家,也只能另立一支,却不能与陛下同宗。” 贾琏很想跳起来反对,但在朝上,他还没有这种勇气,便想着私下里去找大哥抱大腿。然而宁珊没给他挽回的机会,直接同意了礼部尚书的意见:“行啊,就让琏儿、琮儿跟着太上皇吧。”一句话定下了兄弟俩的新名字——宁贾琏,宁贾琮。 礼部尚书连忙敲砖钉脚补充道:“宁贾氏之主虽贵为太上皇,但其子嗣却不当入皇家排行。” 宁珊无奈道:“不入就不入吧,但看在太上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