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官_第八章 事与愿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事与愿违 (第3/7页)

于蓝的掌握了发达国家摄影记者,才掌握的数码摄影和图片网络传输技术。

    现在看来这似乎没什么,但在那时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当时就算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的华新社摄影记者,都还在使用胶片相机。

    除了拍照那短短的几十分钟之外,摄影记者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宾馆的卫生间里。按照严格的规定配置药水,关掉电灯当暗房冲洗底片,然后挑选一张或几张效果最好的,用底片传真机传回国内。而一张底片的传输时间,最少都需要一个小时以上!

    尽管如此,国内分社还没有底片传真那样的待遇。只能通过邮寄的方式,给总部提供本省的最新图片。

    并不是华新社不愿意装备先进的数码相机,而是专业数码相机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以两百万像素的佳能eosd2000相机为例,其机身的价格就高达27万人民币!

    摄影记者不同于摄影爱好者,这个特殊的职业最少需要携带三部相机。一部安装广角镜头,一部安装长焦镜头,还有一部要留着备用。怎么一来,加上专业镜头和两台笔记本电脑,一个摄影记者的器材将高达百万!

    国内国外有那么多分社,有那么多的摄影记者。一下子将传统相机全换装成数码相机,那这个投资下来将会高达几千万元。

    器材价格的居高不下是一个方面,专业数码相机的使用技术一样是个考验。在那个u盘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时代,存储首先是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专业数码相机都是特殊的raw文件,转换起来特别麻烦。

    除了iso、快门、光圈、焦距之外,其它设定一律对raw文件不起作用。色彩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