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狱辛亥_第一百一十八章 嘴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嘴炮 (第4/7页)

的主要原因。

    其次在社会文化方面,沙俄政府的排犹政策主要集中在民族与宗教文化教育两个层面。

    第一,在民族方面,沙俄政府的反犹政策体现在限制、驱逐犹太人。1882年,亚历山大三世的内政部长伊格纳切夫颁布的就是严格限制犹太人的民族政策。该法令更为严格地限制犹太人在栅栏区之外的居住权,禁止犹太人在栅栏区之外兴建新的居民点[4]。这种限制政策一直持续到1914年。在严格限制犹太人的‘区外活动‘的同时,沙俄政府还在1881~1914年之间实行了残酷的驱逐政策。从1881年开始。沙皇下令大量拆除原有的犹太人栅栏区,并将原先居住在栅栏区内的犹太人驱逐到更为边远、生存条件更为恶劣的地区,甚至驱逐出境。这种大规模的驱逐和在政府默许下广泛的对犹太人的集体迫害相结合,使得大量的犹太人不堪忍受,纷纷向国外迁移。这股外迁势头一直持续了30年。在这30年间,离开俄国的犹太人将近200万。这次外迁运动导致了著名的第二次‘阿利亚‘。

    第二,在宗教和文化教育方面,沙俄政府的排犹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强迫犹太人改宗和推行俄语一体化,以此来促使犹太人同化,而放弃犹太族属性。东正教不仅是沙俄境内最具影响的传统宗教。而且也是沙皇政权的基础。别林斯基就曾说过?这个民族(俄罗斯)……坚定地支持上帝的教会,祖先的信念,毫不动摇地尽忠于正教的沙皇;它最得意的格言是我们的一切都属于上帝和沙皇‘由此可见,东正教对沙皇政权的影响非同一般。正是基于此,沙皇实施了积极维护东正教的政策。这种政策就包括强迫犹太人进行改宗的内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