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疆臣。_第三十七章 万寿寺之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万寿寺之会 (第2/10页)

相辅,便不能深究其中之理。读书最难得处,在于贯通其意,恩师以‘过位’一节命题,想来深意是在此了。”

    永琰道:“阮詹事,你能想到这一节,足见你天资聪颖,以后就不要轻言愚钝了罢!其实想来,你和东甫都是明事理之人,绝不像那些只知子曰诗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寻常之儒。东甫那日讲节用爱人,也特意提到,所谓节用,乃是君臣用度之相节,而非强令百姓节用,百姓若是遇了水旱灾祸,朝廷自当供应齐备,使百姓无有冻馁之苦。若是一味拘执于‘节用’二字,于赈济之时有所克减,便是害了百姓。我后来每想起东甫之言,都深以为诫。不知阮詹事对此,又有何见解呢?”

    阮元待要回答,无意间瞥到那彦成,只觉他神色有异,竟似不希望自己回答这个问题一般。一时虽不解其意,也知道那彦成如此神情,必有缘由。只回答道:“回嘉亲王,其实下官所想,与东甫兄并无区别。东甫兄出身高门,犹自手不释卷,这番学行,在下是一直钦服的。”永琰见阮元语气微变,也就不再问他经术之事。

    只是经过这番交谈,阮元也看得清楚,眼前这个七分随和,三分质朴的嘉亲王永琰,其实是个好学又颇有见解的皇子,而非之前群臣口中的平庸之辈。

    很快车马转过玉渊潭,过了南长河,便到了万寿寺门前,眼看寺门之前,早有一行人站立等候,阮元等连忙下了车,走到一行人前,和各人施礼见过。

    眼看面前共有两个老者,其一身披袈裟,乃是僧人打扮,想来是寺中方丈,又一人衣着简素,面料却很精致,看他神色,举手投足之间亦自不俗,当是本次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