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0 (第2/4页)
相同的话题,不同的出发点,引申出了不同的思维模式。 寇依原本没将寇建国的讲述当回事,但听了几句,也忍不住上了心。 不得不说,寇建国能够在商场上沉浮多年屹立不倒,的确有自己的一套本事。他先从人口老龄化开始分析,继而讨论人口需求对房产行业的影响。 讲完需求,又开始说供给方改革,中间夹杂着不少个人的见解,大约是为了照顾寇依,一席话深入浅出,分析得清清楚楚。 与郑莲华的收缩政策不同,寇建国在市场扩张上显得更加的捍猛。 他当然知道地产行业经历过几年的发热,现在已经到了退烧阶段。但,作为行业的龙头,为了回笼资金,保存自己的优势,应当更加主动地前进。 话里行间,还瞄准了三四线城市的蓝海。 平心而论,如果寇依上辈子毫无社会阅历的她,八成会被眼前的大饼忽悠的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加入天澜,为家族生意尽一份心力。 但寇依不是。 她当过粉丝数百万的大主播,也亲自参加过公司的运营,知道所有生意都有两面,也知道当老板忽悠死人不偿命的尿性。 是,随着城市化发展,三四线城市是所有房企的新目标,可在考虑市场扩张时,怎么可能不考虑成本? 现实是,随着相关金融政策的紧缩,购房条件只会越来越严苛,如此一来,购房需求减少,沉入三四线城市的成本怎么能够得到补偿? 寇依心中并不认同寇建国的盲目自信,但也没有出口反驳,她想等一等看,寇建国到底能够给出她什么样的“合理解释”。 寇建国激昂地说:“天澜在初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