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接知青 (第2/4页)
气。 刚开始知青下乡都挺好的,家都是附近公社的,跟着大家伙上工,干活,都处的挺好。 在大队呆满三年,也都陆陆续续回去了。 可从今年初开始,也不知道怎么了,知青是一茬又一茬,次次来的比上次多。 上次还来了不少外地的知青。 哪的都有。 有京市的,津市的,哈市的,听说还有海市和云省的。 距离越来越远。 年龄也越来越小。 他们大队就分到一个京市来的,才十六岁。 一个津市的,十八岁。 这不是扯淡吗? 这么小的市里孩子,能干啥? 这天南地北的,人一多,矛盾就出来了,知青点整天吵吵闹闹,有断不完的官司。 一开始还有那自视甚高的,对着大队指手划脚,言语间很是看不起村里人。 干活也是拈轻怕重,吭哧瘪肚的。 铲个地,能把苗都铲了。 起个土豆子,能把土豆挖的一半一半的,割个黄豆,教了一遍又一遍。 还能把腿割出血。 一个大男人,哭的眼泪哗哗的,尿叽个没完,他们这些人很是看不惯。 他们都是干惯了农活的,要是受了伤,用水冲冲,再用手按一会儿,不出血了,就能接着干。 友谊大队新来的知青里,有俩更招笑。 一男一女。 男的那头油用的,听说苍蝇落上都劈叉。 这里的人性格都豪爽,男的都是糙老爷们,平时也就洗洗,哪有抹头油的。 更没有上工还把头梳的油光锃亮的。 干完活,一脑袋灰。 给乡亲们笑话坏了,都说他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