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1、历史的脉络 (第7/8页)
也会大大衰减,就没后来的盛世。 李世民个人忍辱负重,清楚的看清天下大势,明白突厥不可猝除。选择等待时机,采取分化打击,抓住合适的机遇出击,是唐朝打突厥打得顺利,唐朝盛世基业稳固的重要原因。 这点郭荣和李世民一比差太多了,虽然官家希望和李世民一较高下,但他或许有李世民的勇敢,可战略眼光和忍辱负重上差距还是很大的。 且不说当下大周当下根本没有当时唐初那样的实力,官家连看清天下形势,先整合南北壮大自身,再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出击打击辽国,而不是随意的赌一把国运的耐心也没有。 符皇后的传记中说郭荣易怒,嗜杀,这可能与他性格有关,他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历史上的他连南方都还没完全收拾清楚,南唐、西蜀、北汉、吴越、武平、南汉等都还在的情况下,就不顾众将集体反对,再取得霸州雄州后一意孤行要急匆匆要北上幽州,和辽国开大站之端。 战略上,这时候和辽国硬碰硬即使运气好惨胜也是输,断送了一个国家的未来。 当前辽国也不简单,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草原帝国。 其历代国主因为仰慕唐朝的强盛,采用汉化改革,把国家从部落联盟国家转变成了帝国,更有效的整合全国力量,这是他们强大的原因所在。 辽国对于中原王朝来说,绝对是空前的挑战,也给草原政权开了一个好头。 史从云想了很久,脑子里很多东西乱糟糟的,最后他越发感觉危机,如果时间线没有变,后年郭荣就会不顾反对伐辽了。 他不知道官家还会不会打,不过这次他觉得自己必须做准备,有种强烈的危机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