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 (第3/4页)
生请教一个过百望山的万全之策。” 百望山的土匪,官府出兵清剿了几回,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不生”。如果要过百望山,货物又贵重,那确实有些头疼。 喻大爷微微笑了笑,“三少是听到传言,知道我家二弟曾陷于百望山强人之手,后来却毫发无伤的回来了,是么?” 喻二爷当年被土匪捉了,又被喻大爷亲自驱车赎回,这本来也不是什么秘密。有人会在十年以后还记得,因此想上门求教,也不算意外。 少年道:“惭愧,正是这个原因。” 向喻大爷这样的读书人、隐士打听土匪的消息,说来也真有些不可思议,不过,百望山的强人来无影去无踪的,和他们打过交道而能活下来的人并不多,喻家兄弟便是其中的两位。 喻大爷温和说道:“太原王家信誉卓著,店铺开遍全国三十行省,实力不容小覤。内子的嫁妆铺子和王家打过交道,公平交易,彼此满意。三少是王家少主,既向喻某开了这个口,喻某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日我二弟被强人捉了去,先是有人和他谈论诗文,评价文章,之后喻某带了名珠重宝前往山中赎人,强人为财帛所打动,叹息:‘盗亦有道,我不收这些财宝,舍不得;收了这些财宝,便不得不放人’,犹豫良久,还是收下财帛,放我兄弟二人下山。三少,这是金银玉帛的功劳。” 喻大爷说这是金银玉帛的功劳,也就是在委婉告诉王三郎:我和百望山的土匪没有交情,想向我请教过百望山的万全之策,属于徒劳。 少年大概早已料定喻大爷会这么说,并无异色,自袖出取出一件物事,请喻大爷看,“喻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